摘要:“网红”减肥药到底暗含多少风险?在其生前视频中,有讲述试吃50种减肥药的经历:减肥药有效成分大多是泻药,对身体产生了不良影响,不仅导致记忆力下降、脾气暴躁,还出现了肾功能紊乱、心悸等状况。
吃了之后身体出现了各种不良反应,体重也增加了。
● 近年来,“瘦”已成为许多爱美人士追求的重要指标。 很多人被“网红”的减肥药和食物所吸引,陷入“减肥药”的漩涡中无法自拔。 有些人体重没有减轻。 ,但是身体却被毁掉了
● 一些减肥药为了快速达到减肥目的,添加了西布曲明、麻黄碱等违禁成分。 长期使用容易出现心悸、失眠、胃肠道不良反应、肝肾损害、内分泌系统紊乱等问题。
● 卫生、市场监管等多个政府部门要建立健全联合执法机制,加大对非法减肥药品、食品的监管和查处力度。 对减肥广告中夸大、虚假宣传的,要严厉查处,责令停止发布,并处以罚款。
黑眼圈粗、肤色蜡黄……站在《法治日报》记者面前,36岁的北京市民陈露看上去很疲惫,整体看上去比她苍老很多。实际年龄。 两年前,她在网上购买了一种减肥药并服用。 两周的时间她减掉了15斤,但身体却出现了各种不良反应。 停药后,她体重增加了 45 磅。 她仍然时不时地感到头痛和心悸,而且头发也掉了很多。 。 她服用减肥药进行检测,发现其中含有西布曲明(违禁成分)。
陈露的经历并非个例。 近年来,“瘦”成为很多爱美人士追求的重要指标。 和陈露一样,很多人都被“网红”减肥药和食物所吸引,从此陷入“减肥药”的漩涡中无法自拔。 有的人我没有减肥,身体却垮了。
近日接受记者采访时,多位业内人士和专家建议,政府主管部门应建立健全联合执法机制,加强对非法减肥药品和食品的监管和查处。 电子商务平台要加强对商户的资质审核,加大对商户的日常检查力度。 加强管理检查力度,挤压不良商家利润空间,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大量虚假广告充斥互联网
商家不惜一切代价追求利润营销
“喝××减肥茶,1个月瘦了16斤,3个月体重没有反弹。” “韩国处方减肥药,直邮回中国,有图片有视频,不节食,不腹泻,无副作用,轻松减肥”……社交平台上,充斥着大量的减肥广告- 损失药物和食物。 各种花哨的广告文案加上完美“S”形身材曲线的图片,吸引了众多爱美人士的目光。
河南的李女士看到了类似的宣传——“中医院研制的,早晚各吃一片,一躺鳞片就掉了!” 她兴奋极了,买了一颗“网红”减肥片糖。 但服用后,李女士连续一周出现头痛、失眠等不良反应。 感觉被骗的李女士在评论区写下了自己的经历,希望能帮助更多爱美人士避免雷击。
据深耕减肥药行业多年的视频博主周彦军介绍,减肥药的网络营销有固定的模式。 其背后的利益集团对产品进行包装,比如在社交平台上发布自己成功的减肥逆袭经验,吸引网友关注。 然后销售产品; 将自己的产品嵌入时尚减肥方法中,吸引消费者购买; 有的甚至邀请网红博主、明星等代言、推广。
记者浏览一些网络平台的热搜时发现,相关热搜新闻的评论中也出现了大量减肥药物和食品的促销信息。 比如,在某明星的热点新闻中减肥药文案,一位名为“请叫我颜爸爸”的网友留言称:“为了参加他的粉丝见面会,我每天都喝减肥饮料,瘦了很多,变了”我的梨形身材……”随后,另一位网友在评论中回应称:“我前段时间用过减肥饮料,还发在网络上!”
家住北京市东城区的张军被骗购买了一种名为泰国减肥糖的产品。 服下后,一开始他疯狂地想喝水、上厕所。 后来他整天不想吃饭,感觉不到饥饿,还贫血了。 症状。 “在最严重的情况下,每当我低下头然后抬起头时,我都会感到头晕。” 她吓得赶紧停药了。
浙江金道律师事务所律师王亚东处理过多起涉及减肥药品、食品等纠纷。 今年年初,他还代理了一起涉嫌销售非法减肥药犯罪的案件。 他认为,这个市场混乱的原因有三个:巨大的市场需求和需求背后不正确的社会导向和价值观; 购买者认为服用减肥药见效快,不需要剧烈运动,缺乏专业判断。 尤其是减肥食品,并无害处; 商家的逐利本性和巨大的市场吸引了无数商家趁势而为,有的商家不惜一切手段进行营销,导致恶性循环。
成本不到50元,售价几百元。
胶囊里可以放任何东西
2021年减肥药文案,在《巴啦啦小仙女》中饰演小魔王凌美琪的孙巧璐因急性心肌梗塞去世。 在他的生前视频中,他讲述了自己尝试过50种减肥药的经历:减肥药中的有效成分大多是泻药,对身体有不良影响,不仅导致记忆力减退、脾气暴躁,肾功能障碍、心悸等病症。 。
采访中,张军、李女士等不少受访者不禁提出疑问:自己购买的减肥药和食品中到底含有什么成分?
周彦军表示,市场上的减肥药物和食品可分为食欲抑制剂、激素、降血糖双胍类、胃肠脂肪酶抑制剂、利尿剂、泻药、食物提取物、食品代餐等,依据原理减肥的目的就是减少人体的热量摄入,增加人体的新陈代谢,从而达到消耗大于消耗的目的。
“为了快速达到这个目的,一些减肥药中添加了西布曲明、麻黄碱等违禁成分。长期服用容易出现心悸、失眠、胃肠道不良反应、肝肾损害等问题。”内分泌系统失调。” 周彦军告诉记者。
据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技术学院副教授朱毅介绍,西布曲明是一种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抑制食欲的药物。 虽然有一定的减肥效果,但可能会有高血压、心率加快等副作用。 严重时,会导致人死亡。 早在2010年,我国就宣布停止国内生产、销售和使用西布曲明制剂及原料。 但仍有一些不法商家在减肥药品和食品中非法添加西布曲明。
周彦军说,减肥药的利润相当高。 有时,市场上卖几百元一盒的减肥药,但实际成本不到50元。 她回忆,2019年左右,她开始直接联系减肥药的生产厂家。 “厂家会直接告诉我每颗减肥药的成分,比如一半是药,一半是淀粉; 当时,减肥药的有效成分基本上还是西布曲明。”
有一次,厂家直接拿出一桶重70至80公斤的减肥药粉原料,售价6000至7000元。 买家只要有模具,或者花2万元购买全套模具,就可以回去自己制作减肥药。 “我还记得厂家问我要做什么类型的减肥药,果冻、跳跳糖、胶囊等等,什么都有。尤其是胶囊,造价最便宜,什么东西都可以塞进去。”胶囊。”
“那个化工原料桶的气味特别刺鼻。” 周彦军至今还记得。
为了规避风险,周彦军的老板大约每隔两三个月就会更换一个社交媒体账号与她沟通。 同时,他们也不接受社交平台的直接转账,会通过多个平台、各种方式要求她付款。 “给我发送减肥信息。 吃药时,为了躲避检查,他们往往选择与狗粮、猫粮一起邮寄。”
看到减肥药这么多问题,周彦军已经远离了这个行业。
减肥祛痘就像灵丹妙药
我对商家和其他信息一无所知。
记者通过熟人推荐联系到了一位名叫“小印”的微商,因为他需要减肥。 她告诉记者,自己是一名采购员。 近两年来,她平均每个月卖出1000多套减肥药。 购买者源源不断,减肥药往往供不应求。 今年第一个月,其减肥药销售收入就达到120万元。
小银向记者推荐了一款据称来自韩国的“特效处方药”,并反复强调这款处方药的“多重功效”:不仅有减肥的温和版和加强版,还可以祛斑。痤疮和美白皮肤。 它就像一种“万能药”。 神药”。
在她寄来的药品照片中,五颗不同颜色的小药丸被单独包装在一个透明的小袋子里。 但当记者询问该药品的成分、生产厂家、地址等信息时,小银犹豫不决,无法给出答案。 他只是强调这个减肥药是权威的、可靠的、稳定的。
“这个药是药厂给的,已经有20多年了,我卖了两年了,都是回头客,我也是服用这个药的受益者,真的瘦得很快。” ,“ 她说。
不过,不少网友向记者反映:一位同事服用此药后,因没有按要求大量喝水而在工作中晕倒。 他被送往医院紧急救治; 连续服用这种减肥药后,他的作息完全被打乱了。 没有变化,体检的很多指标都异常。
记者联系到在韩国留学的王女士,了解这种韩国“特殊处方药”的基本情况。 她告诉记者,这款减肥药的有效成分是盐酸芬氟拉明、盐酸氟西汀、氢氧化镁、无水咖啡因和麻黄碱。 这些药物在日常医疗实践中用于精神科治疗。 例如,盐酸氟西汀常用于抗抑郁治疗,氢氧化镁是泻药,麻黄碱常用于治疗哮喘。 它是一种肾上腺素药,被列为第一类易制毒化学品。
王女士说:“这类药物是处方药,一定要咨询医生,一定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量身定做,按照医生的指示服用。”
乱用处方药或者在减肥药中添加违禁成分自然危害很大,那么有些减肥食品真的像宣传的那样绿色安全吗?
朱毅告诉记者,酵素等减肥食品在市场上很受欢迎。 然而,如果你想达到声称的效果并立即减肥,你可能会添加一些泻药。 即使是合法添加芦荟、决明子等,长期使用也可能导致结肠癌。 黑变病。
“这是一种非炎症性疾病,有的人感觉不到,有的人可能会出现便秘、腹泻、腹痛、腹胀、肛胀等不适。”朱毅说。
这也意味着,无论是否含有非法添加成分,过度依赖减肥食品减肥可能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一定影响。
违法成本低,但维权难度高。
应加强监督查处
王亚东表示,市场上的减肥药大部分都是保健品。 根据具体情况,故意销售含有违禁成分的减肥药,将涉嫌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或者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 除了西布曲明之外,其他药物如泻药、麻醉药也在其范围之内。 尤其是麻醉药物,添加到减肥药中,很容易让人产生幻觉,造成更大的危害。
减肥药物和食物的混乱现象由来已久。 为什么没有得到有效处理?
华东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教授任超认为,根本原因是消费需求迫切、违法成本低、维权难度大。 “卖家被发现后,通常会面临罚款和较轻的刑事责任。与销售产品带来的巨额利润相比,惩罚力度还不够。而且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举证也是一个大问题。”
“相关商家要求消费者出示检验报告,证明产品含有非法添加成分,但这对普通消费者来说并不容易。” 任超表示,更重要的是,网上销售减肥食品存在监管盲点和经营门槛。 低端是相关信息审核不严格。
他还提到,为了逃避政府相关部门的检查,商家越来越多地采用隐蔽方式非法添加违禁成分。 有些“企业”甚至有专门的研发团队来研究添加剂; 一些公开展示的产品是合格产品。 然而,实际销售给消费者的却是含有违禁成分的产品,这给监管增加了难度。
为此,任超建议卫生、市场监管等多个政府部门建立健全联合执法机制,加大对非法减肥食品的监管查处力度,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对减肥广告中夸张、虚假宣传等问题也应予以严厉处罚。 市场监管部门可以责令经营者停止发布广告,并处相应罚款。 (法治日报)